主题
- #加盟店
- #行銷
- #餐廳
撰写: 2024-01-17
撰写: 2024-01-17 14:50
在做一些連鎖店及餐飲業品牌行銷時,想到一些小技巧,所以就寫下來分享。
>
"如何讓顧客上門?!!!"
1. 招牌菜色
* 先用眼睛吃。
走訪過許多知名餐廳後,我發現其實味道都大同小異。吃過就會知道是什麼味道。但視覺效果確實能刺激食慾。看起來讓人想吃,也讓人想記錄下來。
這裡「想記錄下來」這句話很重要。
隨著社群媒體逐漸個人化,並根據使用者的興趣和其他資訊進行最佳化,開始針對相同的路線、類似的類別顯示內容,此時,若要進入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庫,視覺效果就變得非常重要。
因此,許多餐廳都設定了招牌菜色(代表性菜餚),並深入探討,進而創造新的關鍵字。
位於大學路的『핏제리아오』的招牌菜 - 龍蝦披薩(從還沒吃就提供視覺享受,自然而然地讓人想拍照,龍蝦和Q彈的餅皮讓味蕾也得到滿足,是一款很棒的內容(食物))
2. 拍照打卡區
* 讓顧客留下回憶。
現在好吃的餐廳多到難以想像,真的到處都是美食。特別是在弘大入口附近居住時,延南洞、弘大、合井、望遠洞、上水洞等地區,幾乎到處都是美食。但真正記得的餐廳卻不多。我記得的餐廳,大多數都具備一些讓我不得不拍照的元素,並提供了值得分享到群組或Instagram的理由。特別是在有拍照打卡區的地方,在等待餐點的同時,可以和心儀的對象或是在尷尬的聚會中提供一些娛樂,讓顧客留下回憶。(心儀對象的回憶最終還是心儀對象的回憶…… ㅠ 必須再次刪除的痛苦也可能存在…)
總之,如果能將顧客等待餐點的時間打造成一些娛樂或留下回憶的地方,那麼自然就會在社群媒體上曝光,利用這個機會,將餐點和店家標籤連結,就能成為許多人的話題,如果您的店裡還沒有這樣的東西!那就趕快裝潢或佈置一些道具吧。
居酒屋村(感覺神隱少女裡的無臉男會在裡面服務)
3. 關鍵在於社群媒體
* 必須使用用戶眾多的平台。
以前對餐飲業沒什麼興趣,但不知不覺中,廣告客戶中經營餐飲業的連鎖店越來越多,聽到他們說過的一件事是
"沒有地方可以發傳單。"
發放傳單給不特定對象,在我小時候確實有效。
小時候曾在『柳○○披薩店』打工發傳單。(小學六年級到國中一年級)我記得當時發完一疊可以賺2500元,實際上在公寓大樓裡發了很多。進入一個社區,發完將近10棟大樓後,當天來自該社區的訂單比其他社區多很多。但由於是餐飲業,有製作時間和周轉率的問題,所以一週大概只能打工兩次左右。
總之,現在很多公寓大樓的入口處都需要輸入密碼才能進入,所以沒辦法發傳單。因此,能透過傳單接觸到顧客的地方變少了。
自然而然地,許多人轉向線上廣告,越來越多店家開始使用Foodpanda等外送平台。當然,外送食品是這樣,但也有很多店家不提供外送服務,這些店家也會建立自己的管道。透過社群媒體發送優惠券,或是在網路上展開吸引顧客進店的戰爭。
4. 體驗團
* 不得不依賴體驗團。
大多數餐飲業者不得不大量使用體驗團。當使用者產生疑問時,自然會進行搜尋,此時,透過他人的間接經驗獲取資訊的行為越來越多。
當然,許多人在搜尋時,也會意識到出現的內容大多是廣告。即使知道是廣告,他們還是會根據這些內容做出決定。
但重點是,如果沒有曝光,顧客(使用者)就連是否要做出決定的機會都沒有,所以沒辦法。
特別是現在,人們大多透過Naver Place顯示的評論和Instagram獲取美食資訊。當然,YouTube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。其中,YouTube除了美食資訊,還會包含實際進食的畫面,刺激使用者的食慾,唉呀,只要開始看美食節目就停不下來了。(搜尋美食影片時,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)
5. 客服
* 客服再怎麼說都不嫌多。
有一家叫做「順代實錄」的順代專賣店,那裡的順代非常好吃(我原本心想:順代再怎麼好吃能好吃到哪裡去?結果徹底推翻我的想法),朋友告訴我他去那家店用餐的經驗。他的朋友都不喝酒,所以他只點了一杯啤酒,結果店家還送了兩個小杯子。於是朋友說
"我們只要一個杯子就好~"
店長回答
"一個人吃飯難免會覺得孤單,所以杯子還是要收起來啊^^"
這樣一句話。
之後我和朋友都經常去吃順代。
如果沒有良好的客服做後盾,無論食物多麼美味、裝潢多麼漂亮,顧客想光臨的念頭都會消失殆盡,這似乎是無可避免的。
以上五點,我想應該就是餐飲業的風潮。當然,這些事情一直以來都存在,但特別是餐飲業者建立自己的管道來管理品牌的案例越來越多,這表示他們意識到行銷的重要性,想要創造更多與顧客的接觸點。
只講求美味的時代已經過去,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,甚至讓人覺得原本應該花在提升美味上的心力,是否轉移到其他地方,不免有些可惜,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社群媒體逐漸個人化,必須兼顧到使用者個人資料庫的行銷工作,確實很不容易。
评论0